Citation: | GENG Yu-qing, YU Xin-xiao, SUN Xiang-yang, CHEN Jun-qi, YAO Yong-gang.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fertility under pure 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s and shrubs in Badaling Mountain Area of Beijing[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7, 29(2): 50-54. |
1. |
潘梦婷,张德怀,高娜,徐铭泽,李鑫豪,田赟,刘鹏,贾昕,查天山. 荆条叶片最大水分利用效率的季节变化及其环境调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3(06): 52-61 .
![]() | |
2. |
杨小波,陈宗铸,李东海. 海南植被分类体系与植被分布图.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1(03): 321-333 .
![]() | |
3. |
陈佳卉,卜元坤,苏少峰,黄维,陈周娟,李卫忠. 油松飞播林灌木层主要物种种间联结及其环境解释. 生态学杂志. 2021(11): 3512-3522 .
![]() | |
4. |
吕娇,Mustaq Shah,崔义,徐程扬. 土壤紧实度和凋落物覆盖对城市森林土壤持水、渗水能力的影响.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08): 102-111 .
![]() | |
5. |
张继辉,蔡道雄,卢立华,李运兴,李华,闵惠琳,杨保国,农友,黄彪. 不同林龄柚木人工林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生态学报. 2020(16): 5718-5728 .
![]() | |
6. |
吕雷昌,葛忠强,梁燕,李宗泰,杜振宇,王清华. 基于BP神经网络和灰色关联度的侧柏人工林土壤肥力评价. 山东农业科学. 2019(10): 104-110 .
![]() | |
7. |
邱新彩,彭道黎,李伟丽,姜昊辰. 北京延庆区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8(02): 221-229 .
![]() | |
8. |
李淑春. 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桦木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河北林果研究. 2017(01): 1-5 .
![]() | |
9. |
贺志龙,张芸香,郭跃东,杨三红,任达,丁继伟,郭晋平. 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林天然林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2017(01): 43-48 .
![]() | |
10. |
周丽甜,耿玉清,王玲,叶晟懿,黄超扬. 人工油松林土壤线虫密度垂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1): 43-47 .
![]() | |
11. |
张连金,赖光辉,孙长忠,辛学兵,孔庆云. 北京九龙山不同林分土壤肥力诊断与综合评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01): 1-6 .
![]() | |
12. |
姚卫红,胡静霞,杨新兵. 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混交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防护林科技. 2016(08): 1-3+11 .
![]() | |
13. |
史军海. 接坝地区5种林分类型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 2016(05): 32-35 .
![]() | |
14. |
杨坤,丁杰,胡静霞,杨新兵. 冀北山地油松、蒙古栎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研究. 河北林果研究. 2016(02): 116-121 .
![]() | |
15. |
李大伟,许皞,尹海魁,周亚鹏,赵文廷. 复垦尾矿库土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环境工程. 2016(11): 113-117 .
![]() | |
16. |
张连金,赖光辉,孔颖,孙长忠.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北京九龙山土壤质量评价.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03): 7-14 .
![]() | |
17. |
周娅,陈宇轩,邹瑞,周玮,查同刚. 北京八达岭不同密度油松土壤团聚体特征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6(02): 25-30 .
![]() | |
18. |
王伟波,葛萍,达良俊,朱云峰,王翠平. 大别山低海拔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生物学特性. 广东农业科学. 2014(14): 51-56 .
![]() | |
19. |
赵赫然,王辉,黄蓉. 华家岭防护林带土壤理化特性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11): 139-144 .
![]() | |
20. |
吉小敏,孙慧瑛,宁虎森,梁继业,罗青红. 准噶尔盆地西缘天然梭梭林土壤有机碳及养分的分布特征.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12): 148-153 .
![]() | |
21. |
刘光正,岳军伟,林小凡,朱恒,张天海,王丽艳. 德兴不同类型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状况. 江西林业科技. 2014(06): 26-30+43 .
![]() | |
22. |
陈波,鲁绍伟,李少宁,潘青华,张玉平. 北京山地7种人工纯林土壤养分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46-52 .
![]() | |
23. |
王慧元,荣誉,杨新兵. 河北雾灵山5种人工纯林土壤养分综合评价.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4): 35-38+44 .
![]() | |
24. |
黄秋娴,张建华,杨新兵,赵心苗. 冀北山地6种天然林分类型土壤养分比较. 林业资源管理. 2013(06): 137-143 .
![]() | |
25. |
李志鹏,常庆瑞,赵业婷,刘林. 关中盆地县域农田土壤肥力特征与评价研究. 土壤通报. 2013(04): 814-819 .
![]() | |
26. |
王宁,王百田,王瑞君,曹晓阳,王文静,迟璐. 山西中部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碳密度研究. 土壤通报. 2013(04): 858-862 .
![]() | |
27. |
冯大兰,陈道静,李彬,孟祥江,徐卓,朱小龙. 三峡库区万州区马尾松低效林改造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2(04): 121-126 .
![]() | |
28. |
侯芸芸,曹春,任海峰,王继伟,张宋智,巨天珍. 小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群落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0): 77-79+84 .
![]() | |
29. |
任丽娜,王海燕,丁国栋,高广磊,杨晓娟. 林分密度对华北土石山区油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及养分特征的影响. 干旱区地理. 2012(03): 456-464 .
![]() | |
30. |
史军海,张炜,王永明,杨新兵. 冀北山地典型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 2012(04): 6-8 .
![]() | |
31. |
潘忠松,丁访军,戴全厚,许丰伟. 黔南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02): 75-80 .
![]() | |
32. |
王忠诚,文仕知,胡曰利,华华. 鹰嘴界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保育土壤效益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2(08): 52-57 .
![]() | |
33. |
文仕知,贺希,刘迪钦,杨丽丽. 湘西南山地主要森林类型土壤养分研究. 湖南林业科技. 2011(03): 16-19 .
![]() | |
34. |
陆桂红,施鹏程,耿玉清,吴京科. 京北地区公路绿化带土壤养分特征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1(02): 42-46+51 .
![]() | |
35. |
耿玉清,余新晓,岳永杰,牛丽丽. 北京山地森林的土壤养分状况. 林业科学. 2010(05): 169-175 .
![]() | |
36. |
孟京辉,陆元昌,刘刚,王懿祥. 不同演替阶段的热带天然林土壤化学性质对比. 林业科学研究. 2010(05): 791-795 .
![]() | |
37. |
丁绍兰,杨宁贵,赵串串,杨乔媚,王湜,董旭. 青海省东部黄土丘陵区主要林型土壤理化性质. 水土保持通报. 2010(06): 1-6 .
![]() | |
38. |
张兴锐,许中旗,纪晓林,贾彦龙,黄选瑞,卢金平,张劲松. 燕山北部山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有机碳贮量及其分布特征.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1): 186-190+196 .
![]() | |
39. |
王海燕,雷相东,张会儒,杨平. 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土壤有机碳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03): 11-16 .
![]() | |
40. |
黄志宏,田大伦,周光益,梁瑞友. 广东南岭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养分状况比较分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09): 63-67 .
![]() | |
41. |
杜丽侠,邢韶华. 北京八达岭地区灌木群落空间分布格局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09(03): 601-607 .
![]() | |
42. |
王海燕,雷相东,陆元昌,周燕华,何楚林. 海南4种典型林分土壤化学性质比较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9(01): 129-133 .
![]() | |
43. |
张振明,余新晓,朱建刚. 多水平贝叶斯模型预测森林土壤全氮. 生态学报. 2009(10): 5675-568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