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opus收录期刊
  • 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F5000顶尖学术来源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高级检索

黄河小浪底库区山地植物群落恢复进程研究

赵勇, 樊巍, 范国强

赵勇, 樊巍, 范国强. 黄河小浪底库区山地植物群落恢复进程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0(2): 33-38.
引用本文: 赵勇, 樊巍, 范国强. 黄河小浪底库区山地植物群落恢复进程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0(2): 33-38.
ZHAO Yong, FAN Wei, FAN Guo-qiang.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rocess in Xiaolangdi Reservoir Region of He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8, 30(2): 33-38.
Citation: ZHAO Yong, FAN Wei, FAN Guo-qiang.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rocess in Xiaolangdi Reservoir Region of Henan Province[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8, 30(2): 33-38.

黄河小浪底库区山地植物群落恢复进程研究

Vegetation restoration process in Xiaolangdi Reservoir Region of Henan Province

  • 摘要: 为定量分析植被恢复进程的变化特征,该文以黄河小浪底库区山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在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恢复进程的指标进行了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技术构建了恢复进程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聚类结果,利用植被恢复度指数对研究区的植被恢复进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植物群落可以划分为15种类型,其中4个乔木群落、6个灌草群落和5个草本群落。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群落盖度、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等指标在第一主成分(PC1)表达式中具有较大的特征值,土壤条件和群落盖度对第一主成分贡献较大;在第二主成分(PC2)的表达式中,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坡向和土壤厚度;在第三主成分(PC3)的表达式中,坡度特征值最高,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和群落盖度的影响。聚类分析将调查样方分为4个类别,利用层次分析法,采用植被恢复度指数把研究区植被恢复进程划分为恢复稳定期、恢复中期、恢复进展期和恢复初期4个等级。通过检验,所构建的评价模型可靠性较高。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20
  • HTML全文浏览量:  83
  • PDF下载量:  69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899-12-31
  • 修回日期:  1899-12-31
  • 发布日期:  2008-03-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
    x 关闭 永久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