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火烧后恢复演替的空间格局分析
Spatial pattern of postfire regeneration of 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forest in Hulun Buir Sandland,northeastern China
-
摘要: 火烧是天然樟子松林自然更新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该研究以火烧后12年的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樟子松大树、幼树(苗)和侵入阔叶树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探讨了火烧对天然樟子松林更新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火干扰后,1 hm2的天然林分中保留的樟子松大树的空间格局在较小(0~625 cm)和较大(1 150~5 000 cm)的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状态,在中尺度上趋向于随机分布(750~1 125 cm),从而在林分中均匀地形成了许多林隙,侵入的阔叶树和大量的樟子松幼树(苗)在这些林隙内以群聚的状态出现。但随着火烧后林分的逐渐恢复,原有樟子松大树与阔叶树和樟子松幼树(苗)间的关系均呈现负相关,表明竞争开始出现。这种竞争最终可能会导致侵入的阔叶树死亡,同时使得聚集分布的樟子松幼苗逐渐稀疏,最终逐渐趋于均匀分布状态。掌握火烧后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恢复演替过程,将有助于通过合理的经营管理活动,达到人工促进林分更新的目的。
-
关键词:
- 樟子松林分 /
- 种内(间)竞争 /
- 群聚状态 /
- 空间格局 /
- Ripley K函数
-
-
期刊类型引用(6)
1. 郑似青,方陆明,孙林豪,郑辛煜,刘江俊. 基于UWB传感器的树木定位研究. 林业资源管理. 2020(02): 103-111 . 百度学术
2. 闫飞,王春博,吴永睿,林奕成,冯仲科. 森林BDS/GPS组合定位算法与精度分析.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4): 221-227+373 . 百度学术
3. 张俭峰,李新鹏,杨文鹏,李成禄,邓昌州,赵瑞君. 浅谈GPS在地质剖面测量中的应用及地质剖面绘制中的便捷方法. 世界地质. 2019(02): 397-404 . 百度学术
4. 李成杰,林辉,臧卓. 基于北斗卫星的森林资源信息外业采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01): 55-61 . 百度学术
5. 张民侠,赵浩彥,张洁. 涉案林地面积测算方法比较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6(04): 138-144 . 百度学术
6. 冯晓娜,徐文兵,汤孟平,吴广正. 集思宝G330手持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在林区单点定位的精度分析.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05): 640-64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13
- HTML全文浏览量: 99
- PDF下载量: 75
- 被引次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