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opus收录期刊
  • 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F5000顶尖学术来源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高级检索

紫丁香天然群体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分析

廖卉荣, 顾万春, 明军

廖卉荣, 顾万春, 明军. 紫丁香天然群体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5): 84-89.
引用本文: 廖卉荣, 顾万春, 明军. 紫丁香天然群体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分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5): 84-89.
LIAO Hui-rong, GU Wan-chun, MING Jun. Determining genetic diversity of natural population of Syringa oblatausing allozyme markers.[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9, 31(5): 84-89.
Citation: LIAO Hui-rong, GU Wan-chun, MING Jun. Determining genetic diversity of natural population of Syringa oblatausing allozyme markers.[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9, 31(5): 84-89.

紫丁香天然群体的等位酶遗传多样性分析

Determining genetic diversity of natural population of Syringa oblatausing allozyme markers.

  • 摘要: 紫丁香是原产中国的重要观赏花木。为了解掌握其种质资源现状,揭示其群体遗传多样性结构,对所采集到的紫丁香4个天然群体进行了等位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从28个酶系统中筛选出6个具有多态性的酶系统,标记了8个多态性基因位点、22个等位基因。种级水平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2.781 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为2.243 8,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861 9,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544 3,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571 6,固定指数F均值为-0.047 1(偏离0值),平均遗传分化度GST为0.084 5。基因流Nm=5.776 3,表明遗传漂变未成为刻划群体遗传结构的主导因素之一。各群体的遗传一致度较高,平均值为0.872 0,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39 2;群体间遗传距离的非加权算术平均聚类方法(UPGMA)的分析结果,将自然分布区内的紫丁香4个群体分为两组,北部群体聚为同一组,五老峰独立为一组,与其地理分布格局大致吻合。多个等位基因位点与群体环境因子相关显著,表明这些多态性酶位点具有明显的生态适应性意义。
  • 期刊类型引用(49)

    1. 吕凤莲,杨学云,赵冉,单晓玲,王九军,郑伟,张树兰. 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监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2(09): 15-24 . 百度学术
    2. 张萌,卢杰,任毅华. 土壤呼吸影响因素及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山东林业科技. 2021(02): 100-106+92 . 百度学术
    3. 叶舒,郭初莹,韩佳音,张雷明,戴冠华,温学发,于贵瑞. 基于Forest-DNDC的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碳氮温室气体通量的模拟研究(英文).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9(02): 127-136 . 百度学术
    4. 海龙,呼木吉勒图,王晓江,高孝威,王云霓. 内蒙古大青山华北落叶松成熟林生长季土壤呼吸研究.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9(01): 11-16 . 百度学术
    5. 王红,王邵军,李霁航,阿丽米拉·叶尔肯. 森林土壤呼吸及其主要调控因素研究进展.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1): 92-97 . 百度学术
    6. 李思思,贺康宁,田赟,左巍,王玮璐,唐达,张潭,李倩. 青海高寒区5种典型林分土壤呼吸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10): 95-103 . 本站查看
    7. 高君亮,罗凤敏,高永,党晓宏,郝玉光. 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储量计算研究进展. 生态科学. 2016(06): 191-198 . 百度学术
    8. 于舒,韩海荣,康峰峰,程小琴,立天宇,赵伟红. 冀北辽河源阔叶混交林与油松林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04): 52-56 . 百度学术
    9. 肖广东,郑玲,董大明,张东彦,张保华,廖同庆. 基于长光程的土壤氧化亚氮排放规律的FTIR光谱法研究.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11): 3063-3067 . 百度学术
    10. 马景永,张玉珍,周波,马涛,张峰,陈爱华,高希旺,武鹏艳. 黄土高原不同林龄刺槐林土壤呼吸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15(03): 98-104+110 . 百度学术
    11. 赵冰清,王云琦,王彬,王玉杰,张会兰. 环境因子对重庆缙云山林地土壤呼吸动态特征的作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4(03): 83-89 . 本站查看
    12. 张灏,肖崟,刘兴诏,闫俊华. 凋落物处理对森林地表CO_2通量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 生态环境学报. 2014(03): 406-414 . 百度学术
    13. 吴鹏,崔迎春,杨婷,丁访军,陈骏,朱军. 茂兰喀斯特森林主要演替群落土壤呼吸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57-62 . 百度学术
    14. 匡艳华,张秋良,弥宏卓,张凤鹤,莫日根,代海燕.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CO_2和CH_4通量的时间动态变化.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3(03): 32-36+39 . 百度学术
    15. 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王峰,王义祥,张磊,翁伯琦. 南方红壤区3年生茶园土壤呼吸特征.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3(03): 193-202 . 百度学术
    16. 王璐,蒋跃林. 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2(08): 1738-1743 . 百度学术
    17. 田慎重,宁堂原,迟淑筠,王瑜,王丙文,韩惠芳,李成庆,李增嘉. 不同耕作措施的温室气体排放日变化及最佳观测时间. 生态学报. 2012(03): 879-888 . 百度学术
    18. 吕文强,王世杰,刘秀明. 喀斯特原生林土壤呼吸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地球与环境. 2011(03): 313-317 . 百度学术
    19. 李云红,王红梅,代玉荣. 浅谈森林采伐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林业科技情报. 2011(02): 16-19 . 百度学术
    20. 马涛,周金星. 滩地人工杨树林土壤呼吸变化规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6): 31-36+41 . 百度学术
    21. 官情,王俊,宋淑亚,刘文兆. 黄土旱塬区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小麦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1(06): 1471-1476 . 百度学术
    22. 吕海燕,李玉灵,孟平,张劲松,陆森,王平. 华北南部低丘山地刺槐林地非主要生长季土壤微生物的呼吸特征. 中国农业气象. 2011(02): 174-178 . 百度学术
    23. 乌云,刘新民. 内蒙古典型草原家畜粪分解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10(06): 602-605 . 百度学术
    24. 孙倩,方海兰,梁晶,钱秀苇,刘鸣达,张庆费,郝瑞军,郝冠军. 上海典型城市草坪土壤呼吸特征. 园林科技. 2010(01): 1-7 . 百度学术
    25. 易志刚,王新明,张德强,盛国英,傅家谟.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土壤COS和CO_2通量研究. 地球与环境. 2009(03): 227-231 . 百度学术
    26. 王凤文,杨书运,徐小牛,张庆国. 亚热带3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的呼吸特征. 贵州农业科学. 2009(03): 82-84+88 . 百度学术
    27. 王凤文,杨书运,徐小牛,张庆国. 皖西大别山区3种林分类型土壤呼吸变化规律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09(03): 59-61 . 百度学术
    28. 周涛,史培军,惠大丰,骆亦其. 中国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空间格局的反演.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9(03): 315-322 . 百度学术
    29. 史广松,刘艳红,康峰峰. 暖温带森林土壤呼吸随林分类型及其微生境因子的变异规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9(03): 408-415+436 . 百度学术
    30. 袁渭阳,李贤伟,张健,荣丽,杨渺,潘燕. 不同年龄巨桉林土壤呼吸及其与土壤温度和细根生物量的关系. 林业科学. 2009(11): 1-8 . 百度学术
    31. 贺宏奎,常建国,李新平. 环境与生物因子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的影响. 世界林业研究. 2009(02): 39-44 . 百度学术
    32. 孙倩,方海兰,梁晶,钱秀苇,刘鸣达,张庆费,郝瑞军,郝冠军. 上海典型城市草坪土壤呼吸特征. 生态学杂志. 2009(08): 1572-1578 . 百度学术
    33. 胡进耀,吴庆贵,杨冬生,胡庭兴,陈光升. 巴山水青冈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作用及与温度的关系. 水土保持学报. 2009(02): 244-248 . 百度学术
    34. 孙小花,张仁陟,蔡立群,陈强强. 不同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呼吸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9(09): 2173-2180 . 百度学术
    35. 王小国,朱波,高美荣,王艳强,郑循华. 川中丘陵区桤柏混交林地土壤CO_2释放与Forest-DNDC模型模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02): 27-32 . 本站查看
    36. 冯朝阳,吕世海,高吉喜,刘尚华,林栋. 华北山地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02): 20-26 . 本站查看
    37. 姚冠荣,高全洲,王振刚,何桐,张永领,刘昆,焦树林. 西江下游溶解无机碳含量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输出通量. 地球化学. 2008(03): 258-264 . 百度学术
    38. 黄看看,李吉跃,张学利,张金娥. 土壤呼吸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8(02): 98-100 . 百度学术
    39. 陈光水,杨玉盛,吕萍萍,张亿萍,钱小兰. 中国森林土壤呼吸模式. 生态学报. 2008(04): 1748-1761 . 百度学术
    40. 侯琳,雷瑞德,刘建军,尚廉斌.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休眠期的土壤呼吸. 生态学报. 2008(09): 4070-4077 . 百度学术
    41. 刘惠,赵平. 华南丘陵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日变化. 生态环境. 2008(01): 249-255 . 百度学术
    42. 吴志丹,李跃森,王义祥,翁伯琦. 经营措施对土壤碳储量和碳通量的影响. 热带农业科学. 2008(01): 84-91 . 百度学术
    43. 陈滨,赵广东,冷泠,王兵. 江西大岗山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研究.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07(03): 12-16 . 百度学术
    44. 刘申,罗艳,黄钰辉,周国逸. 鼎湖山五种植被类型群落生物量及其径级分配特征. 生态科学. 2007(05): 387-393 . 百度学术
    45. 王春林,周国逸,唐旭利,王旭,周传艳,于贵瑞,唐力生,孟泽.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呼吸及其影响因子. 生态学报. 2007(07): 2659-2668 . 百度学术
    46. 李海防,夏汉平,熊燕梅,张杏锋. 土壤温室气体产生与排放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生态环境. 2007(06): 1781-1788 . 百度学术
    47. 陈宝玉,刘世荣,葛剑平,王辉,常建国,孙甜甜,马姜明,施恭暕.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呼吸速率与不同土层温度的关系. 应用生态学报. 2007(06): 1219-1224 . 百度学术
    48. 王鹤松,张劲松,孟平,高峻,贾长荣. 华北山区非主要生长季典型人工林土壤呼吸变化特征. 林业科学研究. 2007(06): 820-825 . 百度学术
    118. 王春林,于贵瑞,周国逸,闫俊华,张雷明,王旭,孙晓敏. 鼎湖山常绿针阔叶混交林CO_2通量估算.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S1): 119-129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86)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756
  • HTML全文浏览量:  88
  • PDF下载量:  33
  • 被引次数: 135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899-12-31
  • 修回日期:  1899-12-31
  • 发布日期:  2009-09-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