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opus收录期刊
  • 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
  • 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F5000顶尖学术来源期刊
  •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高级检索

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时空格局特征

闫巧玲, 刘志民, 朱教君

闫巧玲, 刘志民, 朱教君. 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时空格局特征[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3): 24-28.
引用本文: 闫巧玲, 刘志民, 朱教君. 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时空格局特征[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3): 24-28.
YAN Qiao-ling, LIU Zhi-min, ZHU Jiao-jun.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seed rain for stabilized sand dune system in Horqin Sandland of Inner Mongolia,northern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9, 31(3): 24-28.
Citation: YAN Qiao-ling, LIU Zhi-min, ZHU Jiao-jun.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seed rain for stabilized sand dune system in Horqin Sandland of Inner Mongolia,northern China.[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9, 31(3): 24-28.

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时空格局特征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seed rain for stabilized sand dune system in Horqin Sandland of Inner Mongolia,northern China.

  • 摘要: 该文研究了种子雨在科尔沁沙地西部的固定沙丘系统(包括固定沙丘、过渡带、丘间低地)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密度达到(4 782±894)粒/m2;沿着主风向的方向(即从丘间低地到固定沙丘的方向),种子雨平均密度呈现偏正态的空间格局,而且种子雨密度与地上植物多度之间负相关,但不显著(P0.05);种子雨密度在每年的10月底达到最大值(6 064±330)粒/m2,到翌年3、5、7月,种子雨密度逐渐递减,并在7月达到最小值(513±48)粒/m2;种子雨密度的年际变化为1.6倍。可见,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密度大,季节变异大、波动性强,但是种子雨密度不是固定沙丘系统植被更新的限制因子。
  • 期刊类型引用(6)

    1. 郑卫卫,张兰怡,邱荣祖. 福建省木质生物质原料供应链碳排放研究.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5(05): 77-82 . 百度学术
    2. 赵晓光,钟敏. 林木生物质能发展研究综述.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7): 5514-5515+5517 . 百度学术
    3. 杨恒,米锋. 林农种植能源树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建宁县为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57-62 . 百度学术
    4. 张兰,张彩虹. 林木生物质能源发展研究综述. 经济问题探索. 2012(10): 186-190 . 百度学术
    5. 张晓玲,温丽霞,朱弘. 论我国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的潜力和对策. 防护林科技. 2011(03): 88-89 . 百度学术
    6. 邢熙,郑风田,崔海兴. 中国林木生物质能源:现状、障碍及前景. 林业经济. 2009(03): 6-12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2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39
  • HTML全文浏览量:  101
  • PDF下载量:  90
  • 被引次数: 3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1899-12-31
  • 修回日期:  1899-12-31
  • 发布日期:  2009-05-29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