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刘丽, 陈佳, 王莉, 孙月琴, 胡晓丹, 乔海莉, 李莉, 张玲, 胡海英, 李在留, 石娟, 曲红, 程堂仁, 熊丹, 刘美芹, 王丰俊, 孙青, 姚娜, 隋金玲, 欧阳杰, 范丙友, 贺窑青, 周章义, 金莹, 李艳华, 段旭良, 雷庆哲, 郝晨, 郭锐, 尹伟伦, 张志毅, 周燕, 骆有庆, 骆有庆, 续九如, 阎伟, 李云, 赵亚美, 陆海, 陈发菊, 王建中, 尹伟伦, 张香, 康向阳, 张德权, 沈昕, 路端正, 郑彩霞, 张艳霞, 孙爱东, 武彦文, 陈晓阳, 田呈明, 冯秀兰, 冯菁, 李凤兰, 赵蕾, 王华芳, 沈繁宜, 王百田, 骆有庆, 高述民, 梁华军, 郝俊, 安新民, 孙爱东, 王晓东, 吴晓成, 梁宏伟, 蒋湘宁, 阎晓磊, 史玲玲, 马钦彦, 卢存福, 武海卫, 胡德夫, 李忠秋, 姜金仲, 郑永唐, 骆有庆, 胡晓丹, 郭晓萍, 于京民2, 高荣孚, 王晓楠, 王冬梅, 张志翔, 崔彬彬
, 严晓素, 赵兵, 骈瑞琪, 刘玉军, 王华芳, 尹伟伦, 邹坤, 王玉兵, 王建中, 温秀凤3, 吴坚, 谢磊, 冯仲科, 冯晓峰, 李凯, 王瑛, 张庆, 陶凤杰, 陈卫平, 沈应柏, 李镇宇, 李凤兰, 丁霞, 王民中, 刘艳, 张兴杰, 呼晓姝, 杨伟光, 刘玉军, 孙建华, 王玉春, 林善枝, 付瑞海, 马建海, 汪植, 赵新丽, 蒋平. 阜新沙棘杂种无性系果实性状对比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29(5): 160-164.
引用本文: 刘丽, 陈佳, 王莉, 孙月琴, 胡晓丹, 乔海莉, 李莉, 张玲, 胡海英, 李在留, 石娟, 曲红, 程堂仁, 熊丹, 刘美芹, 王丰俊, 孙青, 姚娜, 隋金玲, 欧阳杰, 范丙友, 贺窑青, 周章义, 金莹, 李艳华, 段旭良, 雷庆哲, 郝晨, 郭锐, 尹伟伦, 张志毅, 周燕, 骆有庆, 骆有庆, 续九如, 阎伟, 李云, 赵亚美, 陆海, 陈发菊, 王建中, 尹伟伦, 张香, 康向阳, 张德权, 沈昕, 路端正, 郑彩霞, 张艳霞, 孙爱东, 武彦文, 陈晓阳, 田呈明, 冯秀兰, 冯菁, 李凤兰, 赵蕾, 王华芳, 沈繁宜, 王百田, 骆有庆, 高述民, 梁华军, 郝俊, 安新民, 孙爱东, 王晓东, 吴晓成, 梁宏伟, 蒋湘宁, 阎晓磊, 史玲玲, 马钦彦, 卢存福, 武海卫, 胡德夫, 李忠秋, 姜金仲, 郑永唐, 骆有庆, 胡晓丹, 郭晓萍, 于京民2, 高荣孚, 王晓楠, 王冬梅, 张志翔, 崔彬彬
, 严晓素, 赵兵, 骈瑞琪, 刘玉军, 王华芳, 尹伟伦, 邹坤, 王玉兵, 王建中, 温秀凤3, 吴坚, 谢磊, 冯仲科, 冯晓峰, 李凯, 王瑛, 张庆, 陶凤杰, 陈卫平, 沈应柏, 李镇宇, 李凤兰, 丁霞, 王民中, 刘艳, 张兴杰, 呼晓姝, 杨伟光, 刘玉军, 孙建华, 王玉春, 林善枝, 付瑞海, 马建海, 汪植, 赵新丽, 蒋平. 阜新沙棘杂种无性系果实性状对比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29(5): 160-164.
LEI Qing-zhe, WANG Li, MA Jian-hai, ZHANG Yan-xia, XU Jiu-ru, SHI Ling-ling, WU Xiao-cheng, LIU Yu-jun, WEN Xiu-feng, LIN Shan-zhi, . Berry traits of seabuckthorn hybrids in Fuxin, Liaoning Province[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7, 29(5): 160-164.
Citation: LEI Qing-zhe, WANG Li, MA Jian-hai, ZHANG Yan-xia, XU Jiu-ru, SHI Ling-ling, WU Xiao-cheng, LIU Yu-jun, WEN Xiu-feng, LIN Shan-zhi, . Berry traits of seabuckthorn hybrids in Fuxin, Liaoning Province[J].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2007, 29(5): 160-164.

阜新沙棘杂种无性系果实性状对比研究

Berry traits of seabuckthorn hybrids in Fuxin, Liaoning Province

  • 摘要: 该文对辽宁阜新地区丘依斯克×中国沙棘杂交子一代7个初选无性系的果实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试验地、无性系、年份三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的8个性状无性系间的差异均极显著;试验地除对果序结果数和果形指数无显著影响外,对其他性状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除果序最多结果数年份间无差异外,其他性状年份间差异均极显著;两两交互作用对大部分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 单株果实产量年份、无性系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年份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差异均不显著. 根据试验地、无性系、年份的SNK多重比较结果,得出果实各性状变异规律,分析了自然条件和气象因子对果实性状的影响. 对性状间的相关分析表明:单株果实产量与果形指数负相关,果密度和果形指数分别与果实纵径呈极显著负相关,百果重与果实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无性系果实品质综合排序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是:3、5、4、2、6、1、7号无性系. 综合分析认为,2号和3号无性系可作为初选的果用沙棘优良无性系.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