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若莎, 王冬梅.
黄土高原高寒区不同人工林土壤养分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1, 43(1): 88-95.
doi: 10.12171/j.1000-1522.20200149
|
[2] |
刘晓彤, 李海奎, 曹磊, 张逸如.
广东省森林土壤养分异质性析因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1, 43(2): 90-101.
doi: 10.12171/j.1000-1522.20200164
|
[3] |
吴义远, 董文渊, 刘培, 张孟楠, 谢泽轩, 田发坤.
不同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下筇竹竹秆解剖特征及其适应可塑性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2(4): 80-90.
doi: 10.12171/j.1000-1522.20190290
|
[4] |
王岩松, 马保明, 高海平, 王百田, 李莎, 董秀群.
晋西黄土区油松和刺槐人工林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比对林分密度的响应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2(8): 81-93.
doi: 10.12171/j.1000-1522.20190287
|
[5] |
李万年, 黄则月, 赵春梅, 杨梅.
望天树人工幼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养分特征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2(12): 51-62.
doi: 10.12171/j.1000-1522.20200191
|
[6] |
张健飞, 王淳, 徐雯雯, 黄选瑞, 张志东.
华北落叶松不同代际人工林土壤养分及细菌群落变化特征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2(3): 36-45.
doi: 10.12171/j.1000-1522.20190256
|
[7] |
王雅慧, 彭祚登, 李云.
豫西浅山区不同世代刺槐林土壤养分与结构特征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2(3): 54-64.
doi: 10.12171/j.1000-1522.20190263
|
[8] |
魏安琪, 魏天兴, 刘海燕, 王莎.
黄土区刺槐和油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PLFA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 41(4): 88-98.
doi: 10.13332/j.1000-1522.20180287
|
[9] |
哈文秀, 周金星, 庞丹波, 关颖慧, 崔明.
岩溶区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酶活性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 41(2): 1-11.
doi: 10.13332/j.1000-1522.20180184
|
[10] |
谷会岩, 金屿淞, 张芸慧, 陈祥伟.
林火对大兴安岭偃松—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养分的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 38(7): 48-54.
doi: 10.13332/j.1000-1522.20150510
|
[11] |
穆家伟, 查天山, 贾昕, 郭晓楠, 王子奇, 杨强.
毛乌素沙地典型沙生灌木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 38(12): 39-45.
doi: 10.13332/j.1000-1522.20160192
|
[12] |
薛鸥, 魏天兴, 刘飞, 李英勇.
公路边坡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因子耦合关系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 38(1): 91-100.
doi: 10.13332/j.1000--1522.20150235
|
[13] |
陈爱民, 严思维, 林勇明, 邓浩俊, 杜锟, 孙凡, 王道杰, 吴承祯, 洪伟.
泥石流频发区不同林龄新银合欢土壤抗蚀性评价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 38(9): 62-70.
doi: 10.13332/j.1000-1522.20150530
|
[14] |
王丽红, 辛颖, 邹梦玲, 赵雨森, 刘双江, 任清胜.
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植被恢复中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分配格局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 37(12): 41-47.
doi: 10.13332/j.1000-1522.20150025
|
[15] |
丁杨, 张建军, 茹豪, 王丹丹, 李玉婷, 李志龙.
晋西黄土区不同林地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特征与土壤养分相关关系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4, 36(4): 42-46.
doi: 10.13332/j.cnki.jbfu.2014.04.011
|
[16] |
云雷, 毕华兴, 马雯静, 田晓玲, 崔哲伟, 周晖子, 朱悦.
晋西黄土区林草复合系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边界效应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3(2): 37-42.
|
[17] |
段爱国, 张建国, 张俊佩, 何彩云.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水分利用效率动态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2(6): 13-19.
|
[18] |
王力, 张青峰, 卫三平, 王全九, .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带煤田开发区小流域植被恢复模式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2): 36-43.
|
[19] |
张秀新, 梁善庆, 金莹杉, 李春义, 周海宾, 邢韶华, 崔丽娟, 尹增芳, 张仁军, 林娅, 李昌晓, 张玉兰, 刘杏娥, 吴淑芳, 陈圆, 张颖, 李云开, 王超, 林勇明, 赵铁珍, 孙阁, 王蕾, 王春梅, 任云卯, 谭健晖, 王戈, 张运春, 闫德千, 周繇, 黄华国, 王以红, 樊汝汶, 杨培岭, 马履一, 翟明普, 余养伦, 刘国经, 周荣伍, 杨远芬, 张明, 罗建举, 张曼胤, 吴普特, 刘艳红, 钟章成, 洪滔, 王莲英, 温亚利, 马钦彦, 张桥英, 于俊林, 刘青林, 张志强, 江泽慧, 徐秋芳, 高岚, 江泽慧, 赵勃, 田英杰, 柯水发, 殷际松, 邵彬, 王希群, 王小青, 安玉涛, 刘俊昌, 张本刚, 周国模, 杨海军, 周国逸, 汪晓峰, 张晓丽, 崔国发, 王玉涛, 费本华, 罗鹏, 何春光, 陈学政, 于文吉, 吴承祯, 冯浩, 何松云, 康峰峰, 李敏, 刘爱青, 任树梅, 温亚利, 蔡玲, 高贤明, 费本华, 马润国, 骆有庆, 洪伟, 邬奇峰, 王九中, 魏晓华, 徐昕, 徐克学, 赵景刚, 田平, 胡喜生, 任海青, 赵焕勋, 朱高浦, 吴宁, 吴家森, 林斌, 赵弟行, 安树杰, 郑万建, 李永祥, 卢俊峰, 宋萍, 范海兰.
种植绿肥对板栗林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7, 29(3): 120-123.
|
[20] |
马文辉, 李景文, 詹亚光, 杨海龙, 张秋英, 张一平, 宋小双, 熊瑾, 符韵林, 刘震, 李全发, 李慧, 侯亚南, 李景文, 王保平, 杜华强, 杨晓晖, 李梅, 黄国胜, 王明枝, 饶良懿, 龙玲, 殷亚方, 徐峰, 王洁瑛, 窦军霞, 李俊清, 韩海荣, 张克斌, 王雪军, 吕建雄, 李妮亚, 秦瑶, 朱金兆, 范文义, 陈晓阳, 梁机, 李发东, 朱金兆, 尹立辉, 赵敏, 刘文耀, 耿晓东, 李吉跃, 陆熙娴, 李俊清, 欧国强, 慈龙骏, 秦素玲, 倪春, 孙玉军, 于贵瑞, 刘桂丰, 刘雪梅, 李黎, 陈晓阳, 唐黎明, 乔杰, 齐实, 沈有信, 李云, 陈素文, 李凤兰, 毕华兴, 赵宪文, 康峰峰, 李伟, 李伟, 张桂芹, 刘伦辉, 宋献方, 韦广绥, 王玉成, 赵双菊, 文瑞钧, 朱国平, 任海青, 魏建祥, 蒋建平, 马钦彦, 王雪, 黎昌琼, 宋清海, 张万军, 李慧, 丁霞, , 周海江, 孙涛, 杨谦, 孙志强, 孙晓敏, 刘莹, 李宗然, , .
南涧干热退化山地不同恢复群落土壤种子库储量及其分布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 27(5): 2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