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靳川, 查天山, 贾昕, 田赟, 周文君, 杨双宝, 郭子繁.
干旱环境3种荒漠灌木叶绿素荧光参数动态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2(8): 72-80.
doi: 10.12171/j.1000-1522.20190316
|
[2] |
任才, 贾昕, 吴雅娟, 马景永, 田赟, 查天山.
油蒿光系统II光化学参数在生长季早期对降雪事件的响应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 41(12): 119-127.
doi: 10.12171/j.1000-1522.20190058
|
[3] |
李凤, 刘会涛, 田莎, 刘应高.
复配芽孢杆菌对撑绿杂交竹枯萎病的生物防治效果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 40(12): 76-84.
doi: 10.13332/j.1000-1522.20170320
|
[4] |
王俊秀, 周扬颜, 韩潇, 安轶, 郭惠红, 夏新莉, 尹伟伦, 刘超.
超表达杨树SBPase基因促进拟南芥光合作用及营养生长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 40(3): 26-33.
doi: 10.13332/j.1000-1522.20170436
|
[5] |
冯露, 吴际洋, 鞠易倩, 叶远俊, 程堂仁, 王佳, 潘会堂, 张启翔.
紫叶紫薇呈色生理及光合特性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7, 39(12): 93-101.
doi: 10.13332/j.1000-1522.20170238
|
[6] |
孙延爽, 邢宝月, 杨光, 刘桂丰.
NaHCO3胁迫对转TaLEA基因山新杨生长及光合、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7, 39(10): 33-41.
doi: 10.13332/j.1000-1522.20170099
|
[7] |
黄小辉, 冯大兰, 刘芸, 朱恒星, 陈道静, 耿养会.
模拟石漠化异质生境中桑树的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6, 38(10): 50-58.
doi: 10.13332/j.1000-1522.20150324
|
[8] |
周志强, 彭英丽, 孙铭隆, 张玉红, 刘彤.
不同氮素水平对濒危植物黄檗幼苗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 37(12): 17-23.
doi: 10.13332/j.1000-1522.20150281
|
[9] |
赵娟, 宋媛, 毛子军.
蒙古栎幼苗光合作用以及叶绿素荧光对温度和降水交互作用的响应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3, 35(1): 64-71.
|
[10] |
施征, 史胜青, 张志翔, 高荣孚, 肖文发.
干旱与高盐对梭梭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 34(3): 20-25.
|
[11] |
林霞, 郑坚, 陈秋夏, 孔强, 叶延龄.
NaCl胁迫对无柄小叶榕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3(4): 70-74.
|
[12] |
刘海涛, 张川红, 郑勇奇, 贾志清, 马淼, 胡建军.
抗虫转基因欧洲黑杨苗期光合特性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3(1): 36-43.
|
[13] |
陈曦, 陈彬丽, 周晨, 郑彩霞.
生长季油松针叶叶绿素荧光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3(6): 70-74.
|
[14] |
任建武, 王兴枝, 杨丽娜, 高荣孚.
3种石斛叶绿素荧光、碳同化、气孔联动关系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3(6): 166-172.
|
[15] |
钱永强, 周晓星, 韩蕾, 孙振元, 巨关升.
3种柳树叶片PSⅡ叶绿素荧光参数对Cd2+胁迫的光响应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3(6): 8-14.
|
[16] |
张鹏翀, 胡增辉, 沈应柏, 高荣孚.
不同损伤对合作杨光合特性的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2(1): 35-38.
|
[17] |
黄华宏, 陈奋学, 童再康, 朱玉球.
矮生杉木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2): 69-73.
|
[18] |
应叶青, 郭璟, 魏建芬, 邹奕巧, 胡冬春, 方伟.
水分胁迫下毛竹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响应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1(6): 128-133.
|
[19] |
谢寅峰, 林侯, 蔡贤雷, 周坚, 丁雨龙.
镧对鹅毛竹开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0(5): 7-12.
|
[20] |
段爱国, 保尔江, 张建国, 何彩云, 赛力克, .
华山松不同叶龄、部位针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0(5): 2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