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盛, 张友祥, 李想, 田佳歆, 王婉茹.
管道模型和树木年轮水分输导模式的理论及在落叶松生产力估测中的应用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1, 43(): 1-9.
doi: 10.12171/j.1000-1522.20200117
|
[2] |
贺快快, 武文斌, 张子杰, 胡现铬, 韩方旭, 钮世辉, 李悦.
北京油松人工林遗传结构变异及与山西山系种群差异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2(6): 33-42.
doi: 10.12171/j.1000-1522.20190399
|
[3] |
蒋开彬, 杜澄举, 李赛楠, 黄少伟, 刘天颐.
4年生火炬松半同胞家系生长和分枝性状遗传评估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 42(9): 1-10.
doi: 10.12171/j.1000-1522.20190456
|
[4] |
张闻博, 费本华, 田根林, 胡陶, 岳祥华, 常艳婷, 江泽慧.
不同纬度毛竹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 41(4): 136-145.
doi: 10.13332/j.1000-1522.20180245
|
[5] |
张平冬, 张锋, 孙静, 宋连君, 康向阳.
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多性状与环境互作及稳定性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 41(7): 31-38.
doi: 10.13332/j.1000-1522.20190106
|
[6] |
李鑫, 李昆, 段安安, 崔凯, 高成杰.
不同地理种源云南松幼苗生物量分配及其异速生长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 41(4): 41-50.
doi: 10.13332/j.1000-1522.20180371
|
[7] |
陈新宇, 孟景祥, 周先清, 袁虎威, 钮世辉, 李悦.
油松地理种群针叶形态解剖与生理指标遗传变异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 41(7): 19-30.
doi: 10.13332/j.1000-1522.20190170
|
[8] |
吴东山, 杨章旗, 黄永利.
马尾松不同半同胞家系产脂力、松脂组分分析与评价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9, 41(2): 53-61.
doi: 10.13332/j.1000-1522.20170377
|
[9] |
潘艳艳, 梁德洋, 郭婧, 王芳, 王福维, 李树春, 赵曦阳.
日本落叶松不同种源及家系生长性状变异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 40(11): 19-27.
doi: 10.13332/j.1000-1522.20170478
|
[10] |
赵匡记, 王利东, 王立军, 贾忠奎, 马履一.
华北落叶松蓄积量及生产力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 37(2): 24-31.
doi: 10.13332/j.cnki.jbfu.2015.02.011
|
[11] |
白凤莹, 曾青青, 康宁, 索玉静, 廖婷, 张平冬, 康向阳.
毛白杨基因库优树倍性检测及性状对比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5, 37(4): 113-119.
doi: DOI:10.13332/j.1000-1522.20140247
|
[12] |
张新波, 李悦, 袁虎威, 李伟, 富裕华, 刘致远, 朱松林.
山西油松天然林分21 年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4, 36(3): 104-109.
doi: 10.13332/j.cnki.jbfu.2014.03.016
|
[13] |
孙志虎, 毕永娟, 牟长城, 蔡体久 .
基于FORECAST模型的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经营措施对长期生产力的影响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 34(6): 1-6.
|
[14] |
赵曦阳, 马开峰, 沈应柏, 张明, 李奎友, 邬荣领, 张志毅.
白杨派杂种无性系植株早期性状变异与选择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 34(2): 45-51.
|
[15] |
李庆贱, 李悦, 陈志强, 时瑞亭, 张建秋, 王国柱, 张玉玲.
盐碱胁迫下白榆苗期遗传变异与优良家系选择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 34(3): 53-57.
|
[16] |
麻文俊, 王军辉, 张守攻, 孙晓梅, 赵海祥, 宁延龙.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扦插生根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3(1): 150-154.
|
[17] |
毛爱华, 李建祥, 张超英, 李庆贱, 王顺, 陈晓阳, 李悦.
19年生侧柏种源变异及选择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2(1): 63-68.
|
[18] |
杨忠, 任海青, 江泽慧.
生物腐朽对湿地松木材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2(3): 146-149.
|
[19] |
李伦光, 贺萍, 贺伟, .
中国五针松疱锈菌遗传多样性的RAMS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0(6): 112-118.
|
[20] |
莫长明, 马小军, 齐力旺, 白隆华, 石磊, 冯世鑫, .
罗汉果遗传性状变异、相关及通径分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30(4): 121-125.
|